示范项目

示范项目

当前您的位置: 首页 > 成果展示 > 示范项目 > 正文

【第四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】-《基础护理学技能实训Ⅱ》

发布者: 发布时间:2024-04-26 浏览次数:

《基础护理学技能实训Ⅱ》课程

 

基础护理学技能实训Ⅱ》课程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,共64学时,通过学习冷热疗法、留置导尿术、灌肠法、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等护理操作项目,以护理程序为核心,运用多学科知识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。具备与护理相关人员合作的能力;做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能够采用各项护理技术,满足护理对象的生理、心理和治疗要求。课程建设中运用“一二三三”模式着力培养学生“政治认同、家国情怀、南丁格尔精神、科学精神、道德修养、法治素养、文化素养”,注重以德为先,将课程思政教育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,使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,共同服务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。

2021年,《基础护理学技能实训》课程获批校级重点建设课程2024年获批校级“线上+线下”混合式重点建设课程2021、2022年依托本门课程参加首届、第二届黑龙江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得三等奖,黑龙江省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

张林琳老师主讲的视频课程思政设计

课是《基础护理学技能实训》课程中的重要内容——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,主要讲授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、关键要点及伦理准则。讲授生命急救意识时,引入急诊医护团队成功抢救心跳骤停患者的真实案例,向学生传递“时间就是生命”的急救理念,以及在急救场景中尊重每一个生命、不放弃任何抢救机会的职业信念,强调无论患者身份、年龄、性别如何,都应第一时间给予平等的急救干预,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平要义在临床急救中的生动体现。

在教学中,开展“模拟急救演练+视频复盘”活动,结合“院外目击心跳骤停患者施救”情景案例详细讲解操作规范与慎独精神的深度关联从判断意识、呼救、胸外按压的深度和频率,到开放气道、人工呼吸的操作细节,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严格遵循国际复苏指南标准。即使在紧急慌乱的场景中,无人监督时也不能省略评估环节,更不能因患者失去意识而降低按压质量。通过实操演练后的细节拆解,让学生直观感受“急救无小事,规范即生命”的深刻内涵,理解无论急救环境是否紧张、施救对象状态如何,都要坚守操作标准的核心要求。同时引导学生领悟,在心肺复苏等基础护理技能实践中,唯有将严谨态度和慎独精神融入每一个操作细节,才能最大限度提高抢救成功率,践行守护生命的职业使命。

 

 

张林琳老师主讲的视频课程思政设计

课是《基础护理学技能实训》课程中的重要内容——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,在胸外心脏按压环节中聚焦讲授其科学原理、操作标准与严谨要求。讲解原理时结合心脏解剖学和血流动力学案例,传递“按压深度决定心输出量、频率关联血流灌注”的核心知识,强调需依据科学数据调整参数,体现循证护理的精准性。学生练习过程中强调操作规范按压深度严格控制在5-6厘米,过浅或过深均有风险;频率维持在100-120次/分钟,过快过慢都会影响效果。即使体力透支或处于模拟场景,也不能降低操作标准。让学生直观认识“毫米偏差影响生命续航”的规律,理解无论场景和状态如何,都要坚守科学参数。同时引导学生领悟,胸外按压实践中,唯有牢记科学原理、保持严谨认真,才能通过规范操作守护生命。

 

 

ICP备案号:黑ICP备号